close

作者:文/邱莉燕
出處:2010年2月號《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第284期

廣西大鷹 
面南俯衝北部灣

     第一次聽到北部灣經濟區,很多人會狐疑:「這是哪裡?」

     北部灣經濟區就位於中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台灣過去稱之廣西省),不要再以為這裡是落後的蠻夷之地,它現在已經成為國際間熱門的投資寶地。

     這裡的確切位置,在中國沿海最西南。包括了廣西首府南寧,以及沿海的北海、欽州、防城港,共4個城市。外加附近崇左和玉林2個城市的交通物流體系,俗稱「4+2」城市群。

     從地圖上看,有人說這個區域很像一隻俯衝的鷹,毗鄰粵港澳,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面積約占廣西的1∕5,比台灣大6500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1300萬。

     碰到任何一個當地官員,幾乎每個人都會異口同聲地告訴訪客,2008年1月後的北部灣經濟區,已經上升為國家的戰略,是繼珠三角、長三角、渤海灣後,政府欲打造的第四個沿海經濟區。

     官員還會不忘提醒,這裡是泛珠江經濟圈、西南經濟圈、東協經濟圈三大經濟圈的交會點,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


前景看俏〉人才金流匯集,成長扶搖直上

     的確,北部灣經濟區已連續三年平均GDP成長超過16%,連續三年財政收入超過20%,不得不說這裡的發展前景十分誘人。

     而且,經濟區內各城市近幾年的主要經濟指標,亦皆排在中國城市前幾名,許多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的人才,也不約而同群聚北部灣。

     「這裡隨隨便便都會遇到從北京調來的人,」來自北京的北部灣經濟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雄昌說。又如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副總經理張建輝,則來自江西。廣西北部灣銀行行長趙錫軍,原來在深圳發展銀行工作。

     「我們銀行6位高階管理人裡,有3位是向全中國公開招聘的,」趙錫軍強調,這一點打破了國營銀行的內部常規。

     北部灣經濟區為什麼發生這麼大的變化?最標準的解釋是,它拿到了通往東協(中國稱東盟,東南亞國家聯盟)市場的登機證。

     自從中國政府明定北部灣經濟區是對接東協合作的唯一窗口之後,並在2008年確定為國家戰略地位後,這裡的發展便一日千里。

     除了中央重視,廣西政府也為北部灣經濟區量身定做了74款優惠政策,促進投資。譬如,15%的企業所得稅中,廣西留存的6%可以免收,實際徵稅只有9%。對進出北部灣港口和口岸的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輸車輛,減半收取車輛通行費等。


投廠新歡〉台資進場成長率年均35%以上

     日本大阪經濟大學教授細川大輔,面對東協與中國單一市場,曾經提出了這樣的想像,點出了北部灣區域崛起的角色:

     「一家立足東京的電子零件製造商,擁有全球生產供應網路,2001年,在廣州設廠,並關閉所有在日本的工廠。但是到了2002年必須尋找中國以外的互補製造工廠,原因是工人不足、人民幣升值,於是在2005年於越南設廠。

     2008年,該企業決定在北部灣地區建立製造廠,原因是中國政策加深了與東協的合作,而且北部灣地區連接了廣州與東協。」

     打開北部灣的大門,看到的是東協,投資這裡,就等於投資未來。北部灣區域正在成為國際投資的熱土。

     新加坡光大物流、美國光伏集團、泰國兩儀集團、馬來西亞航洋國際購物中心,以及中國的知名企業中石油、中電集團、中遠、清華同方等,均看中了北部灣經濟區,前來發展。

     台商也掀起了投資熱潮。據統計,台商在這裡的投資額,以年均35%以上的速度遞增。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陳瑞賢拿出一疊厚厚的報告指出,截至2009年上半年,在北部灣經濟區累計批准的台資,項目就高達1295個。全部的合同投資金額是46.2億美元,實際到位資金25億美元,位居中國西部之首。

     「到北部灣投資創業」的熱潮,在台商圈仍處於「現在進行式」的階段。

     北海市台辦主任肖仙業便說,2009年,他接待了十來批台商考察團,是前一年的兩倍。

     崇左市台辦主任覃仕茂更辛苦,去年接待了24個參訪團,或單獨而來,或組團到訪,而且都是看完「南北欽防」(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才過來他這裡,總是週六假日才到,「我已經很久沒過假日了,」他苦笑說。

     北部灣區域近期勁颳「台風」,南寧市台辦主任何見霜最有感覺,大批台商近一年忽然湧入北部灣經濟區多個城市考察,她又常隨著高層領導赴台招商,人常常一下在南寧,一下在台灣。


牛肉上桌〉惠台政策為名,加一腹地為實

     「台風」的形成,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飈在去年5月率隊赴台、實施「惠台政策」密切相關。今年,廣西團將更以「最高層級」,由書記郭聲琨再帶大隊人馬到台灣。

     事實上,惠台政策只是吸引台企的一個助力,歸根結柢,2010年全面建成的「東協十加一」中國-東協自貿區,才是精明台商垂涎之處。

     不少台商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個自貿區,將之視為「中國加一」。

     過去許多台商的製造或市場只在大陸,那個時代叫做「中國唯一」,但現在中國已與東協組成自由貿易區,「我們就把東協看做中國的另外一個省,」世界第一大裝飾燈台商、真明麗董事長樊邦弘便說。


龍生九子 
城市群分工明確

     北部灣經濟區的財富地圖,正清晰地浮出檯面。這裡不僅沿海,還沿邊,是中國唯一與東協海陸均相連的省區,目前區內的各個城市,根據各自的優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省會南寧,位處樞紐,是遙控政策、金流及交通的政治經濟中心。

     邊界的崇左與越南最近,重點發展物流與口岸等產業,玉林則被定位農業城市。

     沿海的北海、欽州、防城港則是港口,早在100多年前就被國父孫中山寫進《建國方略》中,他認為這個不凍的天然良港,有機會成為東亞第一大港。只可惜這裡的發展機會等了100年,才終於輪到。

     當初國父是這樣寫的:「欽州位於東京灣(北部灣舊名)之頂,中國海岸之最南端。此城在廣州即南方大港之西四百英里。凡在欽州以西之地,將擇此港以出於海,則比經廣州可減四百英里。」


發展港務〉整合3港資產,吞吐量逆勢衝浪

     三大良港距離近,廣西便巧施了「三港合一」的化妝術。「幾個港口為了要很有情調走在一起,」張建輝說,因此在2007年,分屬三個市的港口,整合成為資產一體化的北部灣港務集團。

     北部灣三港「剛握成一個拳頭」後,恰逢國際金融海嘯,中國各地的海港同時陷入低迷,年貨物吞吐量平均增幅不足5%。然而,整合後的北部灣港卻能逆潮衝浪,全年完成貨物吞吐量6016萬噸,增長25%,五倍於中國的平均增幅。

     港口磁吸效應所致,台灣的萬海航運日前與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達成意向,開闢新的海上航線。「以後貨輪可以從台北港直接航至北部灣,一路開到越南海防及泰國,」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員工王曉說。

     未來兩年,北部灣港還將投資100多億人民幣建設港口設施,碼頭及配套的公用基礎設施建設,估算投資超過1000億人民幣。目標是到2020年,大型深水泊位超過100個。


臨海招大商〉劃分特色園區,專精發展

     占盡天時地利優勢的北部灣經濟區,還有三大產業,是此區獨有:臨海製造業、合作開發產業園區、投資保稅物流和保稅加工。其中又以臨海製造業,最受大企業青睞。

     總投資686億人民幣的鋼鐵產業,正把防城港建設成「現代鋼鐵城」。北海227億的芬蘭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林漿紙一體化,也在日以繼夜建設中。欽州則是中石油的最愛,計畫投入152億人民幣建成1000萬噸煉油廠。

     台資也被「請進來」一起發展,台灣工業總會會員企業即將入駐欽州的台灣石化園區,相應發展乙烯、聚乙烯等50多類上下游產品。

     「這兩年我們努力做園區,建立了21個產業園區,分布於南北欽防,」王雄昌說,這些園區,將形成西南地區最大的石化產業基地,以及「北部灣矽谷」,還有以台灣命名的。

     從臨海製造業和產業園區,也可以看得出北部灣經濟區拒絕再走長珠三角的老路,自行創造了一套新的發展模式。

     首先每個園區只鎖定一種產業,避免互相競爭。「我們是一開始引進時,就告訴你這是電子園區,你如果要做海洋產業,就到另一個園區,」王雄昌說:「而且你若要來,是一群人一起來。」

     北部灣經濟區與中國其他經濟開發區很不同,招商是先引進行業的龍頭企業,形成「引進一個,帶來一串」的連鎖效應。

     舉例來說,已經略具雛形的南寧台灣輕紡產業園,目前最大投資者是麥斯鞋業集團,衛星廠商如與麥斯固定配合的外包廠、楠熙和貫銓鞋業、台聯鞋盒,也跟著進駐蓋廠。

     以大投資帶動的「招大商」模式,令北部灣經濟區有條件爭取在三年內做好三個字——產業鏈。


4大保稅物流體系〉做西南原物料門戶

     從2008年5月到2009年2月,中國政府也十分罕見地,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先後批准在北部灣設立四個保稅區,包括欽州、憑祥、南寧、北海出口加工區,形成了完善的保稅物流體系。

     「一個經濟區,能同時擁有這樣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在中國也是獨一無二,」陳瑞賢說。

     保稅物流體系的建成,將使這裡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鐵礦石運轉基地和最大的石油儲備基地、中國最大的煤炭進口基地及東協國際工業原料物流城。

     俗稱「境內關外」的保稅物流中心,對企業好處很多,因為它享有海關的特殊優惠政策。

     比如,以前廣西境內的企業要出口鋼材,必須將貨物運到廣東湛江等地的保稅倉庫,還需等到貨物出口後才能退稅。不僅物流成本高,而且運輸周期長,手續繁瑣。

     未來四大保稅物流中心運行後,企業的貨物一進入中心,就可立即享受退稅,可節省物流成本。對於進口企業,貨物進入中心可暫緩繳納關稅,等到需要運出時再交稅,能增加流動資金的周轉。

     另外,「東南亞產品到保稅園區,是零關稅,加工組裝後,再出口到美國,還可以增值,」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董事長周文說。

     再像欽州保稅港區,有汽車整車進口的功能,周文認為,做汽車業零組件的公司一定很感興趣。


口岸密集〉區位優勢足,轉運榮景可期

     口岸產業,預計也是北部灣經濟區另一個會火熱狂飇的產業。

     北部灣經濟區擁有國家級一類口岸12個,其中鐵路口岸1個,航空口岸2個,陸路口岸3個,海港口岸6個;地方級二類口岸6個。

     2008年通過北部灣經濟區各口岸的貨運量為4634萬噸,進出境人員611萬人次,分別占全區口岸的97%和93%。

     口岸種類齊全,資源豐富,在廣西對外貿易和開放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前提是你要看得懂這個產業,」設在崇左市、賺邊境貿易財的昆侖物流總經理黃薇彤預估,中國-東協自貿區會對口岸產業激發突飛猛進的效應,關鍵是先瞭解遊戲規則:「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龍向南看,奮力躍起的北部灣經濟區,正在創造新的「中國奇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榆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